
邁入互聯(lián)網時代后,人們的生活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以說互聯(lián)網給予了人們極大地便利。不過,凡事都有著其固定的兩面性,網絡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這其中,網絡侵權事件可以說在近些年中尤為矚目。那么網絡侵權的類型都有哪些呢?
1、侵犯人格權
如果單單提起人格權,大家恐怕會覺得這是一個很抽象化的概念。但實際上,人格權包括身體權、生命權、健康權、自由權、隱私權等多種權利在內,它不單單只是一種概念,而是依賴于現實社會的一種客觀存在。網絡世界雖然是虛擬的,但是網絡中侵犯他人人格權也是一件違法的事情。而常見的網上侵犯人格權的行為其實有許多,例如在網上侵犯他人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等,這些都屬于網絡侵犯人格權的范疇。
2、侵犯著作權
提起著作權被侵犯,我想大家可能更多的是想到作家會遭遇這一事件。事實上在網絡時代到來之后,侵犯著作權便不再限定為某一個或者某幾個對象了。同時,網絡侵權的行為也逐漸變得普遍起來,例如隨意轉載、傳播他人作品或者隨意轉載新聞報道,在網絡上大肆傳播盜版影像制品等等。這些行為都屬于在網上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范疇,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盡量避免。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為您提供24小時律師在線咨詢服務,如您有所需要,歡迎登陸了解詳情。
2020網絡侵權司法解釋全文內容有哪些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法釋〔2012〕20號,2012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61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
1.微信使用中應該遵守哪些法律法規(guī) 1、各路謠言不要傳造謠動動嘴,辟謠跑斷腿。造謠或傳謠極易引發(fā)社會恐慌,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互聯(lián)網不是法外之地,傳播謠言將會被追究法律責任。2、違法有害信息不可發(fā)微信平臺由于用戶基礎大,傳播面廣,違法有...
最高法信息網絡傳播權司法解釋全文內容有哪些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2012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61次會議通過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為正確審理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民事糾紛...
導讀:作品需要版權,是因為版權的意義就是能夠幫助版權人確定和明確版權的歸屬,避免因版權歸屬問題發(fā)生的糾紛。并且版權又能夠進行許可、轉讓,從而實現經濟價值,有利于企業(yè)申報國家項目等。1網頁設計侵權在互聯(lián)網時代的今天,鋪天蓋地的網頁讓人眼花,有...
著作版權網絡侵權的類型 1、未經許可,擅自將網絡作品通過傳統(tǒng)媒體進行傳播 這種侵權行為最為常見,也是侵權行為較為嚴重和泛濫的領域。通常指的是侵權行為人在沒有得到網絡作品的著作權許可的情況下,擅自將網絡作品整篇幅或者大篇幅的通過傳統(tǒng)媒體這種...
版權(英文名稱:copyright)即著作權,是指文學、藝術、科學作品的作者對其作品享有的權利(包括財產權、人身權)。 版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類型,它是由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文學、音樂、戲劇、繪畫、雕塑、攝影、圖片和電影攝影等方面的作...
一、文章引用網絡資料侵權嗎 我國著作權法相關條例規(guī)定,個人為學習、研究或欣賞的目的,使用他人已經發(fā)表的作品;為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發(fā)表的作品,可以不經著作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著作權法并未對引用...
一、網絡文字引用侵權嗎我國著作權法相關條例規(guī)定,個人為學習、研究或欣賞的目的,使用他人已經發(fā)表的作品;為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發(fā)表的作品,可以不經著作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著作權法并未對引用內容數...
怎樣使用圖片、短視頻、字體素材,才不構成侵權? 01短視頻侵權行為 1.未經授權,直接將他人創(chuàng)作的短視頻進行商業(yè)使用; 2.未經授權,將他人短視頻進行剪切、加工后,再行發(fā)布; 3.未經授權,在自己創(chuàng)作的...
一、哪種網絡侵權可以要求精神賠償 《最高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的解釋規(guī)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二)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