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真的如領導說的那樣,不用坐牢不用承擔實刑?作為一個因酒駕曾被行政處罰的過來人,糾毛心里犯起了嘀咕。
1、酒駕和醉駕之別 按照《車輛駕駛人員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規定,酒駕判斷標準為駕駛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在20mg/100ml到80mg/100ml之間(含20mg/100ml)。一般情況下喝一杯350ml的啤酒或半兩白酒(20ml)后血液酒精濃度就達到酒駕的條件了。而醉駕判斷標準為駕駛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到達80mg/100ml,一般情況下喝2瓶啤酒或者3兩低度白酒就達到了。
本案中的毛毛酒精濃度為90mg/100ml,達到了醉駕的標準。
(注:血液里的酒精量和人體的代謝有關,因此嚴格來說是酒駕還是醉駕沒法以喝了幾瓶酒來計算。) 2、危險駕駛罪不符合逮捕的條件 一般而言,在公安階段被取保候審的,說明所犯的罪比較輕,等到了法院被判緩刑的概率是非常大。但是對于危險駕駛這個罪名來說,有些從重處罰的情節需要注意。
根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的規定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并處罰金。又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一條: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尚不足以防止發生下列社會危險性的,應當予以逮捕:
由此可知,危險駕駛罪的基本刑為拘役,并處罰金,非徒刑以上,不符合逮捕的條件。另外,涉嫌危險駕駛罪的人并非《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一條所說的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因此被拘留的最長不會超過7天。
而從公安到法院階段,需要的程序較多,7天的最長拘留期限不足以將整個程序全部走完,因此公安機關在處理危險駕駛罪時,無論后續是否應當判處緩刑,因為拘留的時長問題,公安機關一般都會對犯罪嫌疑人準予取保候審。
3、曾因酒后駕駛機動車受過行政處罰的從重處罰 但即便被取保候審,在法院審理過程中,若犯罪嫌疑人符合從重處罰情形的,仍極有可能會被判處拘役的實刑,而并非緩刑。
最高檢和最高院在《關于辦理醉酒駕駛機動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的第二條規定了八種醉酒駕駛機動車從重處罰的情形,其中第七條為曾因酒后駕駛機動車受過行政處罰或者刑事追究的。
糾毛曾因酒后駕車被判過緩刑,符合從重處罰的情節。所以在公安階段,糾毛被取保候審了,但后期公訴階段還是有大概率要處拘役的。
交警部門認定當事人是否酒駕,是以檢驗時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為依據,并不會考量飲酒的時間,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盡然相同。所以,駕駛人喝酒后必須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最好間隔24小時后再駕車上路。最后,希望大家謹記:開車不喝酒,喝酒不碰車。
取保開庭能否判緩刑需要看是否滿足判緩刑的條件,判處緩刑和是否申請了取保候審沒有直接的關系,如果條件符合判處緩刑的條件的話,是可以申請判處緩刑的。
判緩刑的幾率非常大,本身取保候審這個強制措施就是針對罪行非常輕的人的,否則的話肯定刑拘,不會取保的,至少根據辦案經驗來講,90%的取保候審最后判的都是緩刑,甚至撤銷案件都有。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
取保候審,是指偵查機關責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擔保人或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其不逃避或妨礙偵查,并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它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
判緩刑的幾率非常大,本身取保候審這個強制措施就是針對罪行非常輕的人的,否則的話肯定刑拘,不會取保的,至少根據辦案經驗來講,90%的取保候審最后判的都是緩刑,甚至撤銷案件都有。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
判緩刑的幾率非常大,本身取保候審這個強制措施就是針對罪行非常輕的人的,否則的話肯定刑拘,不會取保的,至少根據辦案經驗來講,90%的取保候審最后判的都是緩刑,甚至撤銷案件都有。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
取保候審過后開庭之前收監了,判緩刑幾率不大。實踐中,案件如果判緩刑的情況下不會收監,收監的情況判實刑可能性較大。 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
補充點吧! 取保候審時間最長不超過12個月,現被取保候審,說明根據現查明的涉嫌的犯罪事實無逮捕必要,符合取保候審條件。 取保候審應遵守相關規定,如違反規定(如交納了保證金,會被沒收,責令要重新交納保證金或可能會被執行逮捕)。 涉案人員有6人...
取保候審只是刑事訴訟過程中的一種強制措施,是否被判刑、如何判刑還有待于司法機關進一步偵查、審理后才能決定。從司法實踐來看,能取保候審的都是罪行較輕的,但不一定會減輕刑罰。 法院在量刑時還應當綜合犯罪嫌疑人作案年齡、作案手段、場所、危害后...
取保候審過后開庭之前收監了,判緩刑幾率不大。實踐中,案件如果判緩刑的情況下不會收監,收監的情況判實刑可能性較大。 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
取保候審是指在刑事訴訟期間,公檢法機關對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采取的強制措施;而緩刑是指對觸犯刑律,經法定程序確認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由特定的考察機構在一定的考驗期限內對罪犯進行考察,并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