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工傷責任的主體是什么? 答:工傷責任的主體是用人單位,包括我國各類企業和有職工的個體工商戶。
2.我受了工傷,但老板只隸屬于一家大公司。誰來承擔責任? 答:這種情況屬于個人掛靠其他單位對外作業,被聘用人員因工負傷或死亡的情況。依法規定,所屬單位為工傷保險責任單位。
3.領班承包了這項工程并雇用我們工作。如果發生工業事故怎么辦? 答:這種情況屬于用人單位違反法律法規,將承包業務分包給不具備用人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的情況,該組織或自然人雇傭的員工在從事承包業務時因工作受傷或死亡。根據法律規定,用人單位是工傷保險的責任單位。
4.哪些情況應被認定為工傷?? 答:根據《工傷保險條例》、最高人民法院《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以及其他法律規定,包括以下情況: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發生的傷害,且沒有證據表明不是由工作造成的;2.在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從事與工作有關的準備工作或最后工作時,因事故受傷;3.員工參加用人單位組織的活動或用人單位指定參加其他單位組織的活動時受傷;4.在工作時間內,員工因在與其工作職責相關的多個工作場所之間的合理區域內工作而受傷;5.在工作時間和與履行工作職責有關的合理區域內受傷。6.患有職業病;7.因工負傷或外出工作時發生意外失蹤;(八)在上下班途中,因非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渡輪、火車事故受傷的;9.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履行工作職責遭受暴力和其他意外傷害。以及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
5.哪些情況被視為工傷? 答:1人在工作時間和崗位上突發疾病死亡或48小時內搶救無效死亡;(二)為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在搶險救災等活動中受傷的;3.在軍隊服役并因戰爭或值班受傷致殘的員工已獲得革命傷殘軍人證書,且在到達雇主后再次發生舊傷。
6.如何了解上下班途中的情況? 答:只要是合理的時間、合理的路線和合理的居住地,就屬于工作方式 1.在合理時間內,在工作地點與住所、慣常住所和單位宿舍之間的合理路線上上下班;2.在合理時間內,在工作地點與配偶、父母和子女的住所之間的合理路線上往返工作;3.在合理的時間和路線上從事日常工作和生活所需的活動,上下班;4.在合理時間內上下班的其他合理路線。
7.哪些情況不應被認定為工傷? 答:(1)故意犯罪;(2)酗酒或吸毒;(3)自殘或自殺。
8.發生工傷時如何保護權利? 答:首先聯系用人單位,要求辦理相應的工傷手續,落實工傷處理。拒絕的,應當申請工傷認定,并酌情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勞動仲裁。
9.如何申請工傷認定? 答:向統籌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建議。用人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勞動者被診斷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提出建議。未提出的,受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可以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之日起1年內提出。 10.工傷鑒定所需的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2)與雇主之間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據;
(3)醫療診斷證書或職業病診斷證書(或職業病診斷鑒定證書)。
此外,(1)因交通事故受傷的,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認定書或其他有效法律文件及其他相關證明;(2)在搶險救災和其他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活動中受傷的,應當提交事故發生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出具的證明;(3)因執行職務受到暴力傷害的,應當提交公安機關的證明、人民法院的判決書或者其他證明;(4)退伍軍人因公致殘或者因戰爭致殘,舊傷復發的,應當報民政部門核發《革命 傷殘軍人證》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出具的舊傷復發鑒定證明;職工舊傷復發的,應當報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決定《工傷認定決定書》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做出的舊傷復發鑒定結論;(5)因工猝死的,提交醫療機構死亡證明;(6)外出工作期間,事故下落不明,需要確定因工死亡的,應當提交宣告人民法院死亡的判決書。
申請人提供的材料不完整的,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在十五日內將需要補正的材料一次書面通知申請人。申請人應當自通知之日起30日內補正。
11.如何申請勞動能力鑒定? 答:如果被認定為工傷的員工有殘疾,且在工傷治療相對穩定后影響其工作能力,則應對其工作能力進行評估。一般情況下,醫生確定醫療結束后,可以在出院后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用人單位、受傷職工及其近親屬可以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一般來說,你可以聯系社保局了解送貨材料和業務處理方法和流程。
12.如果沒有影響勞動能力的工傷,可以獲得什么補償? 答:1.工傷醫療費用;2.住院伙食津貼;3.交通、食宿費用;(四)暫停和保留期間的工資;5.停產和留薪期間的伴隨費用;6.工傷康復費用。
13.如果您因工傷致殘,您可以享受什么待遇? 答: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1-4級殘疾的,保留勞動關系,辭退工作。享受:1一次性傷殘津貼(四級傷殘分別相當于27個月、25個月、23個月和21個月的工資)2個月傷殘津貼(四級傷殘相應標準分別為本人工資的90%、85%、80%和75%)。3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應當按照傷殘津貼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和醫療保險費。4.受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將停止發放傷殘津貼,并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2)對于5~6級殘疾,應保留勞動關系,雇主應安排適當的工作。如果難以安排,傷殘津貼應按月支付(5級為70%,6級為60%)。同時,一次性傷殘津貼(5級18個月,6級16個月)應
(3)對于7-10級殘疾,可獲得一次性殘疾津貼(4級殘疾分別相當于13、11、9和7個月的工資)
此外,對于5-10級殘疾,如果勞動關系終止或終止,應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貼和一次性殘疾就業補貼。根據陜西省的相關規定,對于5級和6級殘疾人,根據勞動關系終止地職工的月平均工資,分別支付24個月和21個月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貼和24個月和21個月的一次性殘疾就業補貼。7~10級殘疾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標準為:7級15個月,8級12個月,9級9個月,10級6個月;一次性殘疾就業補貼標準為:7級15個月,8級12個月,9級9個月,10級6個月。
此外,對于生活護理費用,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受傷員工被評定為殘疾需要生活護理的,按三個不同級別支付生活護理費用:完全無法自理,大多數人無法照顧自己或部分人無法照顧自己。標準為上一年度總體規劃區員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30%。
工傷有哪些種類,員工出現哪些情形屬于工傷范疇1、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工傷主要有以下類型:1.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這里,要理解和把握事故的本質是意外的損失或災禍,有漸進性(比如慢性中毒、血吸蟲感...
工傷處理流程及注意事項有哪些結合司法實踐,當事人應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所得。具體工傷處理流程合注意實現如下所述:1、如果用人單位不提起工傷認定,工傷職工或其親屬應當在事故發生1年內申請認定工傷,并享受工傷待遇。申請時間:事故發生30日...
我們都知道,在職工工傷后,只要經過社保機構認定為工傷,那么就可以申領工傷保險待遇。 我們都知道,在職工工傷后,只要經過社保機構認定為工傷,那么就可以申領工傷保險待遇。這對于職工來說顯然是個極好的福利,因為...
我們都知道,工傷指的是在工作期間或者是因工作因素所遭受到意外人身傷害,根據法律規定,勞動者工傷是有相應的工傷賠償的。 我們都知道,工傷指的是在工作期間或者是因工作因素所遭受到意外人身傷害,根據法律規定,勞...
認定自首都有哪些常見問題一、雙規期間供述罪行的,能否成立自首對這種情況原則上應當認定為自首。理由如下:1、雙規期間供述罪行符合自首的成立條件。2、雙規不屬于司法機關的強制措施。二、勞動教養期間供述罪行的,能否成立自首行為人在勞動教養期間供述...
在現代社會中,交通事故對于我們而言并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 在現代社會中,交通事故對于我們而言并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事實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交通事故是比較常見的,即使沒有接觸過想必也聽說過。而在對于交通事...
1. 工傷是不追究勞動者責任的(自殺,自殘,醉酒,吸毒除外),只要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且受傷情況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十五條之規定的,無論是否違章操作,都應認定為工傷并按工傷待遇獲得賠償! 2.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
某鉆具公司因配件庫房燈光較暗,安排電工蔣某再安裝一個白熾燈。為快速安裝完畢,蔣某沒有依規切斷電源,而是利用另一盞燈的光線進行安裝作業。不料在安裝過程中,蔣某觸電身亡。像蔣某這種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的情況,能不能申報工傷呢?該公司領導心中打起...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