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因公死亡賠償標準及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公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六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公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能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因工死亡供養親屬范圍規定》第三條規定:上條規定的人員依靠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按規定申請供養親屬撫恤金:
(一)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二)工亡職工配偶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的;
(三)工亡職工父母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的;
(四)工亡職工子女未滿18周歲的;
(五)工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滿60周歲的,祖母、外祖母年滿55周歲的;
(六)工亡職工子女已經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孫子女、外孫子女未滿18周歲的;
(七)工亡職工父母已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滿18周歲的。
企業職工非因公死亡賠償標準及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第十四工人與職員及其供養的直系親屬死亡時待遇的規定:乙、工人與職員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時,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付給喪葬補助費,其數額為該企業全部工人與職員平均工資兩個月;另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按其供養直系親屬人數,付給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其數額為死者本人工資六個月到十二個月。詳細辦法在實施細則中規定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第二十三條工人職員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時、退職養老后死亡時或非因工殘廢完全喪失勞動力退職后死亡時,根據勞動保險條例第十四條乙款的規定,除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付給本企業的平均工資2個月作為喪葬補助費外,并按下列規定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一次付給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其供養直系親屬1人者,為死者本人工資6個月;2人者,為死者本人工資9個月;3人或3人以上者,為死者本人工資12個月。
河北省非因工死亡待遇
關于企業職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待遇標準的規定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河北省勞動保障廳、財政廳《關于企業職工死亡喪葬補助標準問題的通知》(冀勞社[2000]29號)、河北省勞動廳《關于調整企業職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遺屬一次性救濟費基數的通知》(冀勞辦[1997]222號)、河北省勞動廳《關于印發〈保險科處長座談會紀要〉的通知》(冀勞辦[1994]221號)精神、冀勞險[1993]155號文件。
企業職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待主要有下列幾項:
1、喪葬補助費:根據河北省勞動保障廳、財政廳《關于企業職工死亡喪葬補助標準問題的通知》(冀勞社[2000]29號)規定,企業職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喪葬補助費,按本企業的平均工資2個月計發。
2、供養親屬一次性救濟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第23條、原河北省勞動廳《關于印發〈保險科處長座談會紀要〉的通知》(冀勞辦[1994]221號)精神,其供養直系親屬,可領取本人工資6~12個月的救濟費。供養直系親屬1人的為6個月,供養親屬2人為9個月,供養親屬3人為12個月。
根據原河北省勞動廳《關于調整企業職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遺屬一次性救濟費基數的通知》(冀勞辦[1997]222號)規定,企業職工非因工死亡后,其供養親屬的一次性救濟費基數由按死者本人標準工資計發改為按本人死亡時上一年月平均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工資基數計發
3、遺屬生活困難補助費(可選擇):根據冀勞險[1993]155號文件規定,供養直系親屬生活困難的,參照民政部門現行社會救濟標準進行救濟。居住在城鎮的,每人每月45~50元;居住在農村的,每人每月30~40元,總和不超過死者生前一年月平均工資收入的70%。
注:這部分困難補助費由于沒有在國家法律規定層面上出現,是地方規定,不具有強制性,因此如果該職工家庭并不困難,不存在生活不能保障的可能,這部分補助費可以不予發放。
注:如果該職工工齡不滿5年,根據原河北省勞動廳冀勞辦[1994]221號文件規定,不能執行155號文,其死亡待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規定,僅享受前2項,即2個月喪葬費和6-12個月的一次性的救濟費。
企業職工非工死亡應享受以下待遇:1.喪葬費本企業職工平均工資2個月。2.一次性救濟金其供養直系親屬1人者,為死者本人工資6個月;2人者,為死者本人工資9個月;3人或3人以上者,為死者本人工資12個月。3.供養直系親屬生活困難補助企業職工(含...
非因公死亡的待遇各個省份的政策和標準不一,現以北京為例: ----2011年北京地區標準員工非因工死亡單位的賠償標準 一、在職員工非因工死亡,會產生以下兩項強制性費用 1、喪葬補助金(又叫喪葬費) 2、撫恤金(又叫直系親屬救濟費) 以上兩項...
1,當然可以。受害者家屬可以交通肇事罪起訴對方,要求追究對方的刑事責任附帶民事賠償。 2,索賠對象:肇事司機,但其所屬的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3,賠償標準為: 交通傷害賠償標準 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工傷,應當首先按照《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及有...
今晨0時48分,福州市公安局發布消息:福建省公安廳黨委委員、一級巡視員、福州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潘東升同志因長期超負荷工作,積勞成疾,在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經全力搶救無效,于2021年9月25日12時35分不幸因公殉職。 警察因公...
據承德發布公眾號消息:13日凌晨,河北承德縣白河上游普降大暴雨,新杖子鎮黨委書記邢中山、副鎮長冀鳳學在成功完成一個村群眾安全轉移后,奔赴另一個村指導工作途中,所乘車輛翻入河中遇險失聯。繼7月13日找到邢中山遺體后,18日下午,又搜尋到一...
一、在加班期間死亡怎么賠償在加班期間死亡賠償待遇標準中有喪葬費、一次性救濟金、供養直系親屬生活困難補助工人與職員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時,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付給喪葬補助費,其數額為該企業全部工人與職員平均工資兩個月;另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按其...
認定工傷的七種情形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法定情形有七種: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
職工因工死亡,應按照以下規定發給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按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六個月的標準發給。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發給由死者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的死者的親屬。其標準為:配偶每月按...
因公殉職賠償標準我國制定出臺《人民警察撫恤優待辦法》第十五條,人民警察被評為烈士、因公犧牲的,其遺屬一次性撫恤金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40個月的工資。辦法明確,人民警察是指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的人...
因交通事故而導致的工傷事故,在賠償責任上屬于民事侵權賠償責任,與工傷保險賠償責任兩種法律責任的競合。在工傷保險待遇與民事侵權賠償之間,受害人運用何種救濟手段得到賠償,引起了法律人及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和爭論。 本文從交通事故賠償與工傷事故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