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濃郁的環境保護內涵,指向一種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新型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現行環境立法沒有充分實現新農村建設的制度供給,應進行歷史性變革,打破傳統城市中心主義”立法理念,完善相應農村環境法律制度。【英文摘要】Environmentallawisoneofthelegalinstitutionguaranteesofnewcountrysideconstruction,aisonewcountrysideconstructionoffersagoodchancetoperfectChina’senvironmentallaw.Newcountrysideconstructionbringschallengesonlegislativepurposeandregulatingobjectivesofenvironmentallaw,soenvironmentallawmustadjustitselftoadapttoit.【關鍵詞】新農村建設;環境法;變革【英文關鍵詞】newcountrysideconstruction;environmentallaw;development.【寫作年份】2009年【正文】一、我國農村環境污染現狀與新農村建設環境內涵的沖突揭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內涵具有濃郁的環境保護精神,體現了對環保的重視政策。2006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第二篇以專篇(共六章)的形式全面系統地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提出了村容整潔”的環境保護要求,其中,第六章第二節明確提出了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的要求。國務院《新農村建設意見》中第(15)和(17)則提出了詳細的有關生態建設”、人居環境治理”的政策構想。上述兩大綱領性文件的發表,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入了實質性階段。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兩個文件中都改變了過去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忽視環境保護的傾向,從文字到精神層面都滲透著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并重的思想。總之,環境保護已經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農村建設的環境內涵主要集中體現在二十字方針”的精神中。如村容整潔”,一般認為,村容整潔”主要針對的是廣大農村普遍呈現臟、亂、差、缺乏規劃的面貌,即就是要改善農村的人居環境和村容村貌。”[1]我們主張,對村容整潔”的內涵不能停留在表面,應該更深入地拓展理解,應該從兩型社會”的高度來認識村容整潔”的內涵。我們認為,村容整潔”不僅是改變廣大農村普遍呈現臟、亂、差、缺乏規劃的面貌,更重要的是指向一種新型的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現代農村生產、生活方式和環保文化,這是其內在精神意蘊。村容整潔”本質上是提倡農民樹立環境保護的新文化,以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方式生產、生活,減少環境污染,避免生態破壞,減少資源浪費,營造一個干凈、舒適的新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其他方針中也有新農村建設的思想,如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是建立在環境和生態不被破壞而宜居的前提下,鄉風文明”中蘊含了生態文明的思想,管理民主”中也包括了農村環保的公眾參與思想等。近年來,在保持經濟平穩、高速發展的同時,黨和政府堅持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不斷加大農村環境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是,更應該清醒地看到,全國農村生態環境形勢總體上仍然比較嚴峻,農村生活污染、面源污染還相當嚴重,工業污染、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態功能退化等情況還在發展。這些問題不僅嚴重影響廣大農民群眾身體健康,也制約更加的可持續發展。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進一步提高對農村環境保護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2]總之,我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形勢嚴峻,并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任重而道遠。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視野下環境法律制度的嬗變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與新農村建設的加快,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與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相比較存在著明顯的不同步。昔日的山青水秀土肥村美的秀麗鄉村,出現了水體大面積污染、土壤肥力下降、垃圾隨意堆放、工業污染加劇的情況。長期以來由于國家政策、資金和技術支持力...
1.如何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教育 做好環境保護工作,需要通過廣泛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參與,營造全社會參與環境保護、建設生態文明的良好氛圍。首先,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環境保護宣傳和普及工作,鼓勵基層...
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國發〔2018〕9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政府...
1.怎樣保護生態環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概論 生態文明是人類在發展物質文明過程中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成果,它表現為人與自然和諧程度的進步和人們生態文明觀念的增強。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多次鄭重提出,在建設物質文明的同時,建設政治文...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的法律內容 第一條 為了加強城鄉規劃管理,協調城鄉空間布局,改善人居環境,集約高效合理利用城鄉土地,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全面科學協調可持續發展,特制定本法。第二條 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在規劃區內進行建設活動,必須遵守...
1.三農普法宣傳員申請都有什么要求 要求:有意從事三農公益性工作,熟悉我國三農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從事過執法或法制相關工作,基本網絡操作熟悉的公民均可申請。主要工作:1、開展三農政策、法律法規宣傳工作,按主題、分行業、分領域、分區域、分事例的...
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對農村進行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建設,最終實現把農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初步具備...
1、真正理解組織能力的本質。在傳統的思維習慣中,由于習慣了穩定市場環境的狀態,管理者們更加關注組織的硬件,較少從組織能力的行為本質上來理解組織能力、組織轉型的問題。因此,要想讓企業行為戰略發揮作用,管理層需要向各級管理者灌輸組織行為學的理念...
1.如何有效開展法律六進活動 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簡稱為法律六進。 (一)積極開展法律進機關活動,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務社會的水平。 1、適用范圍及對象:辦事處各級領導干部、公務員、納入公務員序列的事業單位人員。 ...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法律法規有哪些 ·教育部印發中小學教師資格相關辦法的通知·教育部關于建立健全中小學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關于大力推進農村義務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關于加強高等學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關于加強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