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 源 | 小甘讀判例
轉自 | 法務之家
▌裁判要旨:
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企業內退人員,在與原用人單位保留勞動關系的前提下,到另一單位從事勞動、接受管理的,勞動者與新用人單位之間的用工關系為勞動關系。勞動者在新用人單位工作期間發生工傷事故的,新用人單位是工傷保險責任的賠償主體,應由其承擔工傷待遇賠償的各項義務。
伏恒生等訴連云港開發區華源市政園林工程公司工傷待遇賠償糾紛案
案例來源 |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8年第3期
簡要事實:
原告:伏恒生(伏運山父親)
原告:張正花(伏運山妻子)
原告:伏彩軍(伏運山之子)
被告:連云港開發區華源公司林工程有限公司
2008年12月14日伏恒生、張正花、伏彩軍的親屬伏運山在華源公司從事工作期間發生交通事故受傷。2009年12月15日,伏運山向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確認其與華源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該委以2010-023號案件終止審理確認書確認終止該案審理。
伏運山不服向法院提起訴訟,連云港市連云區人民法院以(2011)港民初字第104號民事判決書判決伏運山與華源公司自2006年8月起至2010年6月止存在勞動關系。且該判決書已經二審維持原判。
伏運山于2011年8月30日被連云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確認系工傷并經連云港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工傷五級。伏運山于2013年3月22日向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工傷賠償,該委于2014年9月28日以第2013-027號案件終止審理確認書終止對該案件審理工作。
2013年12月9日伏運山因病死亡。本案在審理過程中,伏恒生、張正花、伏彩軍申請變更訴訟主體作為原告參加訴訟。
伏運山1955年6月23日出生,伏恒山系其父親,張正花系其妻子,伏彩軍系其之子。伏運山因同一起交通事故向侵權人提起民事賠償,于2009年6月24日評殘。(2009)港民一初字第0845號民事判決書確認伏運山誤工期自傷起至評殘前一日。
連云港市連云區人民法院認為,伏運山一直在主張權利,故本案并未過訴訟時效。
企業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內退人員與新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為勞動關系。即使內退職工的原用人單位為其繳納了工傷保險費,新用人單位亦應自原用工之日起為職工辦理工傷保險的轉移手續并續繳工傷保險費,從而實現分散企業用工風險和保護工傷職工合法權益的立法宗旨。新用人單位未履行該法律義務,勞動者在該單位工作期間發生工傷事故的,依法應當由實際用人單位承擔工傷待遇賠償的法律義務。
伏運山與被告華源公司自2006年8月至2010年6月存在勞動關系已經由(2011)港民初字第01014號生效民事判決予以確認,伏運山于2008年12月14日在被告從事衛生保潔工作時發生交通事故受傷,被告依法應對伏運山因工傷產生的各項待遇損失承擔賠償責任。伏運山受傷后經連云港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認定為工傷同時經鑒定為五級傷殘,法院予以確認。
對伏運山申請仲裁和各項費用,認定如下:
一、停工留薪期工資43700元。伏運山停工留薪期經(2009)港民一初字第0845號民事判決書確認自傷起至評殘前一日(伏運山于2009年6月24日評殘)。伏恒生、張正花、伏彩軍主張按12個月計算未能舉證,不予采信。2008年連云港市社保繳費基數為1369元,伏運山停工留薪期工資應為8670元(6月×1369元/月+1369元/30天×10天)。
二、一次性傷殘補助金24642元。伏運山傷殘五級,其一次傷殘補助金為24642元。
三、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69119.4元。伏運山與華源公司于2010年解除勞動關系,故應按2009年連云港市當地職工平均工資28212元/年計算其工傷醫療補助金,根據統計數據當地人口平均壽命為76周歲,伏運山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應為69119.4元(21年×1.4月/年×28218元/12月)。
四、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14109元。伏運山于2010年6月與華源公司解除勞動關系已超過55周歲,應給予六個月當地職工平均工資,應以2009年連云港當地職工平均工資28212元/年計算,故對伏恒生、張正花、伏彩軍主張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14109元(6月×28212元/12月)予以支持。
據此,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江蘇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第二十二條、第二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定,判決:連云港開發區華源公司林工程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支付伏恒生、張正花、伏彩軍工傷賠償金合計116084.4元。
華源公司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江蘇省連云港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本案中,上訴人并未提供合法有效的證據證明其主張。《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四條第二款規定,本條例所稱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原審法院關于2008年社保繳費工資基數的認定及相應工傷保險待遇的計算數額均無不當。
二審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裁判觀點交通事故認定書是公安機關處理交通事故,作出行政決定所依據的主要證據,雖然可以在民事訴訟中作為證據使用,但由于交通事故認定結論的依據是相應行政法規,運用的歸責原則具有特殊性,與民事訴訟中關于侵權行為認定的法律依據、歸責原則有所區別。...
來源:民事法律參考1.因保險標的危險程度顯著增加而發生的保險事故,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在合同有效期內,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顯著增加的,被保險人應當及時通知保險人,保險人可以增加保險費或者解除合同。被保險人未作通知,因保險標的危險程度顯著增加而...
不能怪律師回答模糊,而是這個問題爭議頗大,法律未明文規定,法學界尚未統一意見,各省、市的地方性規定又不一致。 這是典型的工傷與人身損害競合案例! 由于受害者是司機,他在工作過程中受到傷害,符合工傷法律關系,但又由于他是因交通事故而受的...
法信 · 推薦案例法信 · 裁判規則 法信 · 法律依據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六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
污染環境侵權的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在環境污染侵權中,舉證責任分配采用的是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則。 【案情簡介】 2012年7月6日,騰某因廣西省**隆安危險廢棄物處置有限公司環境污染侵權糾紛訴至法院。經法院查明,原告滕某承包了110畝的林場,被...
醫療事故罪證明責任由誰承擔2001年12月6日頒布2002年4月1日開始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第4條第1款第8項明確規定: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
為他人無償提供勞務的幫工人,在從事幫工活動中致人損害的,被幫工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被幫工人明確拒絕幫工的,不承擔賠償責任。幫工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賠償權利人請求幫工人和被幫工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幫工人因幫工活動遭受人身...
案例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7年第12期▌裁判摘要用人單位為職工購買商業性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不因此免除其為職工購買工傷保險的法定義務。職工獲得用人單位為其購買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賠付后,仍然有權向用人單位主張工傷保險待遇。▌主要案情...
2020年8月,張三出資設立一家一人公司,該公司生產經營過程中侵犯了他人的知識產權。 2021年11月,張三將該一人公司的股權轉讓給李四,由于經營不善,李四于2022年2月底提交了清算報告,并為該公司辦理...
2020年8月,張三出資設立一家一人公司,該公司生產經營過程中侵犯了他人的知識產權。 2021年11月,張三將該一人公司的股權轉讓給李四,由于經營不善,李四于2022年2月底提交了清算報告,并為該公司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