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生醫療事故應如何處理呢
1、與醫療機構協商解決
當事人自愿與醫療機構協商解決醫療事故賠償爭議的,應當制作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和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定的醫療事故等級以及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等,并且雙方當事人在協議書上簽名。
2、向醫療機構所在地的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
已經確定為醫療事故,并且當事人與醫療機構不愿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調解的,衛生行政部門可以進行醫療事故賠償調解。調解應當遵循當事人自愿原則,賠償數額應當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計算。
經調解,雙方當事人就賠償數額達成協議的,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應當履行;調解不成或者經調解達成協議后一方反悔的,衛生行政部門不再調解。
3、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發生醫療事故后,當事人不愿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可以不經衛生行政部門調解,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通過法院的判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醫療糾紛的處理程序是怎樣的呢?
1、住院病人及家屬對醫療服務質量不滿意或持有異議,首先向科室主任反映,由科主任調查或安排有關人員給患方作出解釋或答復。
2、對科室解釋或答復的問題若有異議,患者或家屬可投訴到醫院相關管理部門(屬醫療方面的問題,向醫務科投訴;屬護理方面的問題向護理部投訴;屬醫療收費問題,向審計科投訴;屬醫德醫風問題,向黨辦投訴)。管理部門接到投訴,及時進行調查核實,作出解釋和答復。
3、對醫院管理部門作出的答復意見仍有異議(屬醫療質量或技術問題,可向市衛生局醫政科申請醫療鑒定,或直接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通過法律程序解決;屬于醫療服務及醫療行風問題,可向市衛生局監察科或市糾風辦投訴解決)。
以上就是醫療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做才算是合法合規的,所以我們在遇到此類問題時,不要偏激地進行質問、大鬧。要懂得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我們自己的合法權益,這樣才能把傷害和損失減少到最低,事情才能得到較好的處理。如果你遇到更復雜的問題,律聊網為你提供專業的律師團隊,歡迎你的咨詢。
一、同一被保險人兩車互撞應如何處理嗎同一被保險人的不同車輛相撞發生事故時,由于被保險人不能成為自己的侵權主體,構成責任基礎的侵權法律關系不存在,故因被保險的機動車事故導致的被保險人身或財產損失,不能作為本車的機動車責任保險受害人向保險人請求...
一、患者、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觸者不服從管理時應如何處理依據相關通知的規定,患者、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觸者不服從管理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醫療機構采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條 醫療機構發現甲類傳染病時,應當及時采取...
一、對拒絕或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疑似病人應如何處理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對拒絕或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疑似病人,由公安機關協助醫療機構采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條?醫療機構發現甲類傳染病時,應當及時采取下列措施:(一)對病人...
我們現在生活的社會是法治社會,對于我們生活當中發生的基本上一切問題都是可以用我們國家的法律來進行解決的。 生活中其實很容易出現打架的現象,對于打架我們國家的處罰往往是有罰金,嚴重可以判刑。打架肯定首先要經...
逾期沒有申報稅單位應如何處理-逾期沒有申報稅單位應如何處理罰款 作為納稅人,應當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稅收征管制度的規定,按時足額申報稅款。然而,由于種種原因,有些單位可能會出現逾期沒有申報稅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國家稅務部門也出臺了一系列的...
1,因集體合同發生爭議,協商不成,應當先申請勞動仲裁。 2,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在收到裁決后十五天內,向法院起訴。 3,相關規定: (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 第五十條 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
關于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工傷有關問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保障、人事、民政、財政廳(局): 為保障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工作人員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經國務...
您好,合同糾紛的解決有協商解決、調解解決、仲裁解決和訴訟解決等方式,協商或調解是最先采用的方式,當協商或調解解決不了時,是仲裁還是審判,還可以依合同的約定。 (1)協商解決。協商是指合同糾紛發生后,由合同當事人就合同爭議的問題進行磋商,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