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一、因為退休員工不屬于勞動部門管理,所以不能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二項規定,勞動者開始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即辦理退休),勞動合同終止。因此勞動者退休后被用人單位返聘,雙方形成的關系,不是勞動關系,不受〈勞動合同法〉調整。
雙方的權利、義務由雙方協商一致約定。 二、返聘人員適用的法律法規: 1.《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 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離退休人員被再次聘用時,用人單位應與其簽訂書面協議,明確聘用期內的工作內容、報酬、醫療、勞保待遇等權利和義務。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7條規定: 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
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1、《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
2、從上述法條可以得出《勞動合同法》所調整勞動合同,只能是用人單位與未達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之間建立的勞動合同。但是你爺爺可以簽訂“工作協議”“雇用合同”等類似的協議,將雙方的權利義務進行約定。
3、相關勞動保障的法律法規:《勞動法》第七十條 國家發展社會保險,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第七十一條 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承受能力相適應。
第七十二條 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一)退休;(二)患病;(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四)失業;(五)生育。4、勞動者死亡后,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5、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準由法律、法規規定。6、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退休職工返聘不屬于勞動關系,不受勞動法保護,屬于勞務關系,受民法調整,只能通過民事訴訟維權。
單位聘用退休人員的基本法律意見勞動關系 基本意見 1.退休人員已依法退出勞動領域并享受社會保險待遇,不具備勞動法律法規所規定的勞動者主體資格,退休人員被用人單位聘用后,雙方建立的關系不屬于《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調整的范疇,雙方所發生的爭議不適用《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規定; 2.用人單位聘用退休人員應及時簽訂聘用協議,而不簽訂勞動合同; 3.聘用協議的具體內容可由用人單位與退休人員協商確定,但聘用協議中應當明確約定聘用期內返聘人員的工作內容、報酬、勞保待遇等; 4.用人單位不承擔為返聘人員繳納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的義務; 5.用人單位支付返聘人員的勞動報酬可不受最低工資限制; 6.用人單位在解除聘用協議時可不依據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 7.返聘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發生傷亡事故的,由用人單位參照工傷保險的相關待遇標準妥善處理; 8.應盡量減少聘用退休人員,確需聘用退休人員的,應充分了解返聘人員身體健康狀況,并盡量安排返聘人員在非危險性崗位工作,且聘用期限一般不宜過長,用人單位可采取為返聘人員購買意外傷害保險等方式以避免可能出現的風險,聘用協議簽訂以1~2年為宜,盡量不要簽訂3年或3年以上;原因是現在社會復雜,安全及健康問題是公司面對的風險加大的因素,一旦出現問題容易把公司牽涉其中,糾纏不清。
第七十條 國家發展社會保險,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第七十一條 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承受能力相適應。 第七十二條 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一)退休(二)患病(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四)失業(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后,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準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關于離退休人員的再次聘用問題。
各地應采取適當的調控措施,優先解決適齡勞動者的就業和再就業問題。對被再次聘用的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離退休人員,根據勞動部《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勞部發〔1996〕354號)第13條的規定,其聘用協議可以明確工作內容、報酬、醫療、勞動保護待遇等權利、義務。
離退休人員與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聘用協議的約定履行義務,聘用協議約定提前解除書面協議的,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未約定的,應當協商解決。離退休人員聘用協議的解除不能依據《勞動法》第28條執行。
離退休人員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如果屬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案范圍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予受理。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二項的規定,勞動者開始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即辦理退休),勞動合同終止。
因此勞動者退休后被用人單位返聘,雙方形成的關系,不是勞動關系,不受〈勞動合同法〉調整。雙方的權利。
義務由雙方協商一致約定。 如在返聘時發生傷害事故,若有約定就按約定處理;沒有約定的,則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人事部、科技部、勞動保障部、解放軍總政治部、中國科協關于進一步發揮離退休作業技術人員作用的意見〉的通知》第四條規定:“離退休專業技術人員受聘工作期間,因工作發生職業傷害的,應由聘用單位參照工傷保險的相關待遇標準妥善處理;因工作發生職業傷害與聘用單位發生爭議的,可通過民事訴訟處理。
”。
退休職工返聘不屬于勞動關系,不受勞動法保護,屬于勞務關系,受民法調整,只能通過民事訴訟維權。 單位聘用退休人員的基本法律意見勞動關系 基本意見 1.退休人員已依法退出勞動領域并享受社會保險待遇,不具備勞動法律法規所規定的勞動者主體資格,退休...
退休職工返聘不屬于勞動關系,不受勞動法保護,屬于勞務關系,受民法調整,只能通過民事訴訟維權。 單位聘用退休人員的基本法律意見勞動關系 基本意見 1.退休人員已依法退出勞動領域并享受社會保險待遇,不具備勞動法律法規所規定的勞動者主體資格,退休...
退休職工返聘不屬于勞動關系,不受勞動法保護,屬于勞務關系,受民法調整,只能通過民事訴訟維權。 單位聘用退休人員的基本法律意見勞動關系 基本意見 1.退休人員已依法退出勞動領域并享受社會保險待遇,不具備勞動法律法規所規定的勞動者主體資格,退休...
【案情簡介】【處理結果】【風險提示】 【應對策略】 對于用人單位而言,特殊主體的用工管理是一件相對比較復雜的任務。但是特殊主體的用工管理也有其靈活性,用人單位如果能夠做到熟練掌握法律規定,應該可以妥當管理特殊的用工主體。根據具體而言,主要...
一、退休返聘人員工傷死亡怎么處理聘用單位按照人身損害標準賠償向返聘人員進行賠償。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3〕20號】第十一條規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1、《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指出,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合同終止。由此可見,退休人員不再具有勞動者主體資格,退休后因為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現行勞動法律不再把他們納入勞動法規范范圍內。2、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離退休人員...
退休人員是指到了一定的勞動年齡,一般都不會再進行勞動了。但是有的退休人員因為各種原因還會重新返回職場。相對于正常的員工,所接受的待遇跟規定也是不一樣的,但一旦退休人員的權益受到侵害也是有相關的法律可以進行維護的。退休返聘維權途徑有哪些一、退...
1、《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指出,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合同終止。由此可見,退休人員不再具有勞動者主體資格,退休后因為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現行勞動法律不再把他們納入勞動法規范范圍內。2、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離退休人員...
《法官法》第十七條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后二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后,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法官的配偶、子女不得擔任該法官所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張三于2018年6月11日入職某單位是超法定退休年齡的務工人員。 2019年4月24日騎車上班途中被撞,當場死亡,2019年6月27日提交工傷伸請,2019年8月26日人社局認定為工傷后。企業以張三系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