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國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我國政府一貫重視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進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并為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作出了巨大努力。
2、《憲法》。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其他法律關于未成年人各項權利的規定,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據。
3、《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的根本大法。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
4、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養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國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我國政府一貫重視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進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并為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作出了巨大努力。
2、《憲法》。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其他法律關于未成年人各項權利的規定,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據。
3、《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的根本大法。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
4、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養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一、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包括《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前者是1992年1月1日起施行的我國建國以來第一部保護未成年人的專門性法律;后者是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專門性法律.
二、涉及未成年人保護內容的有關法律.這些法律雖然不是專門的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但其中有些內容涉及到了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比如《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在其規定的原則性條款中,有兩條直接涉及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和培養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該法第46條第2款規定.“國家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第49條第1款規定;“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的保護.”
涉及未成年人保護內容的法律還有;《刑法》、《監獄法》、《民法通則》、《婚姻法》、《收養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義務教育法》、《教育法》、《職業教育法》、《教師法》、《勞動法》等.
三、涉及保護未成年人內容的行政法規.指國務院發布的其內容直接涉及到未成年人保護的有關行政法規.主要有:《賣淫嫖娼人員收容教育辦法》、《強
制戒毒辦法》、《電影管理條例》、《音像制品管理條例》、《出版管理條例》、《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等.
四、有關保護未成年人的司法解釋、主要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少年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試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于辦理少年刑事案件建立互相配套工作體系的通知》等.
五、其他保護未成年人的有關規定.包括:《公安部辦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的規定》、《公安部關于少年犯管教所收押收容范圍的通知》、《少年管教所暫行管理辦法(試行)》、《關于出版少年兒童期刊的若干規定》、《關于出版少年兒童讀物的若干規定》、《文化部、公安部關于加強臺球、電子游戲機娛樂活動管理的通知》、《文化部、公安部關于嚴禁利用電子游戲機進行賭博活動的通知》、《國家教委關于嚴格控制中小學生流失問題的若干意見》等.
筆者查百度得: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1、(1991年9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 1991年9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50號公布 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999年6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5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73次會議通過)
我國憲法、刑法、民則通法、民法總則、婚姻法、義務教育法、等許多法律法規,都對保護未成年人作出了明確規定另外,我國還特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兩部專門法律,從家庭、學校、社會、司法四個方面具體規定了在保護未成年人方面的法律責任。
完善法律中應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齡、責任能力、處罰標準等作出明確規定;增加未成年犯罪獨立的罪名,明確從寬處罰原則,適當降低處罰的力度,放寬減刑、假釋的條件,借鑒外國以教育為主的理念,對未成年犯罪加以保護。
未成年人在一般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但是在某些國家(例如日本)的定義上是指未滿二十周歲的公民。對未成年人法律有《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實施了犯罪行為。未滿14周歲的人實施法律規定的犯罪行為不認為是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有實施了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行為,才構成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未成年人在14歲以前和14至16歲期間都實施了上述行為,那么只對14至16歲期間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14歲以前的行為不是犯罪,不能一并作為犯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已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實施了法律規定的犯罪行為,都構成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未成年人在年滿16周歲前后都實施了上一個問題所說的犯罪行為以外的其他犯罪行為,那么只追究未成年人在年滿16歲以后的行為的刑事責任,對16歲以前的行為不作為犯罪一并追究。
孩子犯罪的定性不同于成年人。
介于孩子正處于成長期和塑造性較強的階段,我國《刑法》以及相關司法解釋明確規定,14周歲以下的孩子完全不負刑事責任,14周歲以上、16周歲以下的孩子只負相對刑事責任。
也就是說,處于這一階段的孩子只有實施以下八種行為時,才負刑事責任:即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投放危險物質)。
若孩子年齡已達16周歲,則與成年人一樣,負完全刑事責任。
我國憲法、刑法、民則通法、婚姻法、義務教育法、等許多法律法規,都對保護未成年人作出了明確規定 另外,我國還特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兩部專門法律,從家庭、學校、社會、司法四個方面具體規定了在保護未成年人方面的法律責任。
對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的完善措施:
1.建立獨立的未成年人刑法。我國目前沒有設立獨立的未成年人刑法,考慮到未成年人的特殊性,雖然法律中有關于未成年犯罪的條款,但以成年人犯罪為基礎的法律終究不適用于未成年人,應制定專門的未成年法律。
法律中應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齡、責任能力、處罰標準等作出明確規定;增加未成年犯罪獨立的罪名,明確從寬處罰原則,適當降低處罰的力度,放寬減刑、假釋的條件,借鑒外國以教育為主的理念,對未成年犯罪加以保護。
2.完善合適成年人在場制度。應當明確合適成年人在場制度的強制性與必要性,將“可以通知”改為“應當通知”,這樣避免了未成人犯罪嫌疑人沒有成年人在場的情況,如果未成人犯罪嫌疑人的法定監護人無法到場,應當通知其他合適的成年人到場。
轉變辦案人員的觀念,讓其意識到該制度的重要性,確保未成年人權利得到保障。規定到場成年人的條件。有些成年人雖按通知到場,但并不了解自己的責任與目的,缺乏法律知識,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起不到幫助作用。
3.對未成年人庭審模式作具體規定。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在短時間內設立專門的少年法院是很難實現的,可以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庭審時作出相關規定。
首先,對專業術語進行解釋。有些未成年人接受的文化教育程度較低,法律知識匱乏,不能正確理解法官的專業詞匯,在這種情況下,可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對專業詞語作出解釋。不僅保障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權利,也有助于庭審順利有序的進行,提高庭審效率;
其次,法庭庭審氛圍不宜過于緊張、壓抑,由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年齡較小,心理承受能力低,在法院這種嚴肅的氛圍下,難免對其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很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都是初犯,在陌生、緊張的環境下,對自己的陳述不能做出完整真實的表達。
我國未成年人享有的合法權利分別規定在不同的法律當中,主要有:
1、憲法。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其他法律關于未成年人各項權利的規定,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據。比如憲法第四十九條關于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的保護,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的規定,是未成年人在家庭中享有的各項合法權利的根據;憲法第四十六條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的規定,是未成年人享有的受教育權利的根據。
2、未成年人保護法。1991年9月4日通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一部對未成年人的各項合法權利進行專門保護的法律。它具體規定了保護未成年人的指導思想、保護內容、保護工作的原則,對未成年人的合法權利予以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的方法與內容,以及各種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行為的法律責任,是一部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利的基本法。
3、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6月28日通過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具體規定了如何通過各種教育措施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預防,對未成年人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未成年人如何對犯罪自我防范,對已經犯罪的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預防等內容。
此外,婚姻法、收養法、刑法、義務教育法等許多法律,都有若干規定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具體條款。在開展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工作中,必須依照上述憲法和各種法律的規定進行,以便切實保護未成年人的各項合法權益。
1未成年的孩子將人誤傷,其監護人必須承擔醫療費用。 2.繼承權是男女平等,嫁出去的女兒別忘了,父母的遺產中有你的一份。 3.人在上下班途中發生的交通事故,有權向所在單位要求工傷待遇。 4.如果e68a8462616964757a686964...
1.未成年保護的法律法規 《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國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我國政府一貫重視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進...
如何預防未成年網絡犯罪 預防青少年網絡犯罪需要調動社會上一切積極因素,限制、消除犯罪的原因,控制犯罪場,減少或防止犯罪現象的發生。 從社會角度來說,預防青少年網絡犯罪要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開辟和建設青少年網站,占領網上思想教育陣地;積極引...
兒童就是祖國最美好的花朵,這話說的不錯,而在我國,法律對于未成年人的保護是多方面的,這主要是為了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以及方便對其教育培養。 兒童就是祖國最美好的花朵,這話說的不錯,而在我國,法律對于未成年人...
1.保護未成年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國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我國政府一貫重視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1.保護未成年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國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我國政府一貫重視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1.涉及保護少年兒童的法律有哪些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憲法中有具體的保護未成年人的規定條文,其中第四十六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國家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其他法律中關于未成年人各項...
1.保護中學生有那些法律法規政策 《青少年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里規定了對青少年的學校保護、家庭保護、社會保護還有司法保護,具有明確的保護條款,合理合...
1.少年兒童法律法規有哪些 我國現行涉及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主要有;一、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包括《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前者是1992年1月1日起施行的我國建國以來第一部保護未成年人的專門性法律;后者是199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