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多數觀點認為能夠提起公益訴訟的主體包括一般民眾、社會團體和檢察機關。 值得探討的是具備什么條件的個人和團體才是正當當事人,或者才是當事人適格。從公益訴訟的目的和性質看,似乎不應該施加過嚴格的限制,但是出于對濫訟的擔 心,要求對當事人以一定的標準做適當的防范控制。由于公益訴訟涉及的是公共利益,而且個人在訴訟中承擔相關訴訟負擔的能力有限,個人提起公益訴訟的積極性 相對較弱,而組織,特別是公益性組織對于推動公益訴訟具有重要的意義。公益性組織是以促進和保護公共利益為宗旨的非贏利性組織,例如消費者......
規定如下: 1、環境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提起公益訴訟,符合下列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一)有明確的被告; (二)有具體的訴訟請求; (三)有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的初步證據;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2、公益訴訟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污染海洋環境提起的公益訴訟,由污染發生地、損害結......
公益訴訟通常指國家、社會組織或公民個人以原告的訴訟主體資格,對侵犯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向法院起訴,通過法院依法審理,追究違法者的法律責任,回復社會公共利益的訴訟制度。根據訴訟主體的不同,可分為廣義和狹義上的公益訴訟。廣義上的公益訴訟包括所有維護公共利益的訴訟,狹義的公益訴訟僅指國家機關代表國家以國家的名義提起的訴訟。訴訟主體問題是公益訴訟制度首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涉及公益訴訟的規定僅一條,對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原告主體資格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明確。 一、我國公益訴訟原告......

公益訴訟針對的行為損害的是社會公共 利益,而沒有直接損害原告的利益,因而與起訴人自己沒有直接利害關系的訴訟。所謂沒有直接損害一語,在這里要作狹義的解釋,只是指沒有直接損害。當 然,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最終是要損害個人的利益,公共利益與個人...
訴訟制度的創新安排 訴前程序發揮監督作用諸多瓶頸亟待破題 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取得了良好開端,但同時也存在一些短板和瓶頸?;裘粽f,公益訴訟制度雖已建立,但配套制度措施仍不完善。調查取證缺乏剛性保障手段,調查核實意識不到位、調查核實缺乏有效...
公益訴訟針對的行為損害的是社會公共 利益,而沒有直接損害原告的利益,因而與起訴人自己沒有直接利害關系的訴訟。所謂沒有直接損害一語,在這里要作狹義的解釋,只是指沒有直接損害。當 然,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最終是要損害個人的利益,公共利益與個人...
1、主體不同 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是對侵害環境的民事主體提起訴訟,而環境行政訴訟是在環境保護方面疏于職守的行政機關提起的訴訟。 2、具體規定 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法律上沒有規定,環境行政訴訟是有具體規定的。由于訴訟主體的不同,導致的訴訟方式、救濟方...
北京7月2日電(記者高-鑫)最高人民檢察院今日對外發布《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改革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改革試點方案》)。依據該方案,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免繳訴訟費。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案件中,被告沒有反訴權。 公益訴訟是指對損害國家...
公益訴訟的法律規定: 1、市(分、州)人民檢察院提起的第一審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基層人民檢察院提起的第一審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由被訴行政機關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2、人民法院審理人民檢察院提起的...
公益訴訟的法律規定: 1、市(分、州)人民檢察院提起的第一審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基層人民檢察院提起的第一審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由被訴行政機關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2、人民法院審理人民檢察院提起的...
1.公益訴訟法律規定 公益訴訟的法律規定: 1、市(分、州)人民檢察院提起的第一審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基層人民檢察院提起的第一審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由被訴行政機關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2、人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