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IPRdaily曾報道過正在沖刺IPO的鴻合科技,于2018 年底遭遇來自視源股份方面的起訴。視源股份的全資子公司廣州視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涉嫌侵犯其4件專利的專利權為由,起訴深圳市鴻合創新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及母公司鴻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視源股份及子公司要求鴻合科技及深圳鴻合停止侵權行為、銷毀侵權專用模具并賠償1.43億元。僅僅過了5個多月,鴻合科技的兩次招股說明書卻將“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做出重大調整。那么鴻合科技不再具備高新技術資格,卻有在專利及研發等方面的短板。鴻合科技的IPO之路還能進行么?
IPRdaily曾報道過正在沖刺IPO的鴻合科技,于2018 年底遭遇來自視源股份(002841,SZ)方面的起訴。視源股份的全資子公司廣州視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視睿電子),以涉嫌侵犯其4件專利的專利權為由,起訴深圳市鴻合創新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深圳鴻合)及母公司鴻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合科技)。視源股份及子公司要求鴻合科技及深圳鴻合停止侵權行為、銷毀侵權專用模具并賠償1.43億元。
這場訴訟成為目前國內教育信息化領域索賠規模最大的專利侵權糾紛案件之一。
視睿電子起訴鴻合科技的其中一份民事起訴狀圖片來源:文件截圖
僅僅過了5個多月,鴻合科技的兩次招股說明書卻將“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做出重大調整。在2018年4月的招股書(申報稿)中,鴻合科技自稱為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該文件1-1-37頁匯總發行人自述:“在持續的研發過程中,公司掌握了關于智能交互顯示的關鍵性技術,技術水平處于領先地位”。
在2018年11月更新版的招股書內,鴻合科技表示,“由于子公司利潤分配,導致鴻合科技研發費用比例不再滿足高新企業資質認定標準,鴻合科技將于 2018 年 9 月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證書到期后不再申請,2015 年至 2017 年適用 15%所得稅稅率,2018年起按 2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對此,有從事IPO的資深律師表示不解,“高新技術資格”是招股書匯總一項很重要的事項,幾個月的時間,公司不太可能不知情,是隱瞞不披露想蒙混過關,不得而知,一旦成功,對投資者形成嚴重誤導。但幸運的是,發審委在反饋意見中提出了質疑,鴻合科技才對情況作出專門說明。
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指引》((國科發火〔2016〕32號,即國家科技部--發文--火炬計劃)規定: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成長性指標等四項指標,用于評價企業利用科技資源進行創新、經營創新和取得創新成果等方面的情況。該四項指標采取加權記分方式,須達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
按照這個標準,如招股書中所稱,2018年9月,鴻合科技不再具備高新技術資格,卻有在專利及研發等方面的短板。
據了解,鴻合科技的主營業務為智能交互顯示產品及智能視聽解決方案的設計、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客戶群體為中小學校和高校、幼教、培訓機構等教育市場。2017年鴻合科技的營收達到36.17億元。鴻合科技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公司電子交互白板和智能交互平板銷量在2017年的全球市場中所占份額為23%。
而鴻合科技在對其技術優勢的描述中稱,截至2018年6月30日,鴻合科技及其控股子公司擁有專利共計353件,其中發明專利23件、實用新型專利143件、外觀設計專利187件,同時取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共165件。該招股說明書的附件將公司擁有的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相關的專利號進行了羅列,可是作為企業重要無形資產的發明專利卻未將其專利號進行羅列。
相比而言,視睿電子目前共擁有專利1237件,其中發明專利161件。從專利授權量來看,鴻合科技的專利擁有量與其市場份額并不匹配,尤其缺少發明專利的布局。在樂知新創(北京)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創始人高非看來,鴻合科技整體上的專利布局可能還存在不完善之處。
對于擬IPO企業,無論是通過自己還是與外部專業團隊合作,都應該盡早做好專利布局,同時應該綜合利用好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形成較為完善的專利組合,只有在此基礎上做好相關知識產權侵權風險的排查與預防,才能幫助企業順利通過IPO。
來源:IPRdaily綜合鳳凰網商業、中國節能產業網而成
聲明
本平臺所推送內容除署名外均來自于網絡,僅供學術探討和信息共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流程(1)企業進行自我評價。企業在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之前應認真閱讀相關文件和認定標準,客觀進行自我評價。認為符合認定條件的,則可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進行企業注冊登記。(2)進行網上注冊登記。企業登錄高新技術企業...
3月21日下午,塔菲爾在官方微信平臺塔菲爾新能源就近日寧德時代起訴江蘇塔菲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利侵權索賠1.2億,發布聲明。聲明中稱:我司無意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并提到對于新能源高新技術公司來講,競爭者之間的專利訴訟很常見,也時常被作...
董監高篇特定股東篇特定股東分冊 創投基金篇 2017年5月26日,中國證監會頒布了《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5月27日,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減持股份實施細則》和《深圳證...
一、國家高新企業認定標準是什么? 1、從事電子與信息技術、生物工程和新醫藥技術、新材料及應用技術、先進制造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現代農業技術、新能源與高效節能技術、環境保護新技術、海洋工程技術、核應用技術及與上述十大領域配套的相關技術產品...
1.有關企業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公司法》公司法,是規范公司行為的基本法律,公司的設立、股東資格、公司章程、股東責任、股東權利、公司高管、公司解散、清算等事項,都應當按照公司法的規定來進行,是中、小企業貫穿始終的一部法律。2、《合同法》公...
風險投資(VC) 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簡稱是VC 在我國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具有特定內涵的概念,其實把它翻譯成創業投資更為妥當。廣義的風險投資泛指一切具有高風險、高潛在收益的投資;狹義的風險投資是指以高新技術為基礎...
新三板上的優質企業只要在新三板掛牌滿兩年,并且符合上主板、創業板的上市條件,便可直接通過新三板綠色通道直接從新三板轉板至主板創業板。無需經過IPO六年審核制,大大的加快了上市企業的上市速度。目前新三板轉板機制還在進一步研究中,并沒有實施。 ...
新三板轉板時間有限制嗎? 一般都沒有時間限制。 新三板轉板到底怎么玩? 據新三板府觀察,此前已經實現轉板的12家公司,大多采用的是在新三板摘牌,通過IPO增量發行,實現上市的路徑。而轉板制度推出后,新三板公司向創業板轉板將突破現在的表面工...
在備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要注意了,一定要認真仔細去了解它的評分標準,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評分標準主要分為四個大部分,分別是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成長性指標。核心自主知識產權(30分)企業擁有的專利、...
案例陳述時間(一)非專利技術的出資(涉及隱私以下公司名稱等全部虛化)星星公司于2002年4月22日設立,初始注冊資本為人民幣500萬元,由3家法人股東出資共同設立。月亮工程公司以貨幣出資250萬元,占比50%;太陽公司以無形資產中國公路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