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購的普及,
人們經常會發現,
網上有些商品標明“電商專供”
或者
“電商定制版”。
“電商專供”或者“電商定制”
版商品有時在價格上存在一定優勢,
但也可能暗藏問題,
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線上線下銷售產品不一樣
高文(化名)是計算機行業從業人員,他曾經在“雙十一”期間在網上買了某品牌的全自動洗衣機。“比線下同一品牌類似功能的洗衣機便宜了好幾百元,但是在線下實體店找不到這一型號的洗衣機。當時我以為自己買到了專門供給電商的商品,撿了大便宜,后來才發現線下實體店賣的全自動洗衣機操作更加容易、功能相對多一些,而且線下實體店出售的洗衣機材質也相對好很多。”高文說,“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以后在網上買東西時,還是別太貪小便宜了。
中國傳媒大學學生王靜(化名)曾經在線下某品牌實體店試穿過一件衣服,后來選擇了在該品牌網上旗艦店下單。可是,衣服到手后,她明顯感覺衣服穿起來的效果沒有實體店的好。
“看起來像舊衣服,而且衣服面料相對較差,做工也不好,有很多線頭,后來申請退貨了。”王靜說,對于學生來說,大多數實體店衣服的價格都偏貴,選擇網購很大程度是因為價格相對較低,可是很多時候在網上買的衣服的質感、款式、顏色等方面都不盡如人意,退貨換貨也很麻煩。
“在網上買衣服經常由于各種原因退貨,這樣真的很費時間,而且還買不到幾件令人滿意的衣服,現在我對網上的衣服包括一些所謂的‘電商專供’、定制真的不感興趣了,更愿意到實體店去買。”王靜說。
一家服裝品牌專賣店的店員告訴記者,他們線上線下銷售的產品不一樣。
記者注意到,該品牌實體店衣服的價格大約是線上旗艦店的兩倍(同牌同類不同款——記者注)。
當記者看過該品牌線上服裝的價格后,質疑為什么同一品牌線上服裝比實體店的服裝價格低那么多時,該店員稱,這一品牌線上線下銷售是完全不同的,線下走的是高端路線所以價格貴,線上服裝的材質和線下也不一樣。
對于想要到網上低價買同款的消費者,店員稱,可以隨便掃店中服裝的二維碼,但也直言在網上找不到同款。
還有的消費者遇到了更加離譜的事。
小學老師趙曄(化名)在談及自己網購洗衣液的經歷時,不停地責怪自己太馬虎。
趙曄告訴記者,有一次在網上看到一種外觀和某知名品牌差不多的洗衣液,價格還很便宜,便以為是網購平臺的專供貨源,立馬就下單了。她收到貨之后才發現不是該品牌的洗衣液,質量差很多,但由于只花了十幾元,不值得退貨,也就不了了之。
“這種情況對比較粗心的人來說是個考驗,以后在網上買東西時,尤其是買重要物品時,一定要仔細看清楚了才能下單,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這種類似的‘坑’還有不少,有的網絡商家銷售的產品外觀和一些知名品牌很相像,比如類似‘六個核桃’的‘六顆核桃’‘大個核桃’‘億個核桃’,除了這四個字有細微的差別外,外觀幾乎都差不多,粗心的消費者很容易就上當了。”趙曄說。
應對線上線下商品差異進行披露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總結了“電商專供”的一些異常表現。
研究人員發現,網店的價格優勢在服裝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商場動則上千元的品牌服裝,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于是就產生了一大批商場“抄碼族”,手機拍一拍就能上網搜索商場同款服裝。然而當你不好意思地“偷偷”抄下服裝編碼后,在網店幾乎找不到同款,甚至找到了同款,價格和實體店也相差無幾。以某品牌網上旗艦店為例,該品牌分為商場同款和其余款,其商場同款的價格和商場實體店售賣價格相差僅50元左右,而其余款價格基本為該網店銷售的商場同款價的一半。
研究人員還發現,近年來,諸多實體品牌紛紛走網絡銷售路線,甚至這類品牌成為近年來“雙十一”大促的“黑馬”,銷量遙遙領先,由于此前在實體店積累的品牌知名度,一度把成長于電商渠道的“淘品牌”擠向了生存壓力邊緣。眾所周知,網絡購物似乎成為“淘便宜”的代名詞,商場數千元的品牌衣服在網店只要不到三分之一的價格就能買到。消費者往往以為自己淘到了便宜,幾次過水后才發現,以前在品牌店買的衣服能穿好幾年,但在網店買的同款衣服穿不了幾次就變形。
長期從事電商消費權益保護工作的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姚建芳認為,目前“電商專供”商品存在三種情形,即同款不同質、同牌不同質、盜用品牌,應當區別予以認定。
據介紹,第一種情形是“電商專供”商品價低質遜。如果外觀編碼與實體店商品完全相同,即線上線下銷售同一型號的商品,質量卻明顯不同,則屬于故意違反經營者信息披露義務的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構成欺詐。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河北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劉勇博士認為,商家出售“電商專供”商品,應對其與線下同款商品在功能、配置、規格、做工、選材、設計等方面存在的差異進行充分披露,不得在推銷產品過程中以任何方式隱瞞、混淆產品的重要信息,避免消費者陷于錯誤認識,切實維護消費者的選擇權。如未履行告知義務,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使消費者陷入錯誤認識,屬于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構成消費欺詐。
“消費者可以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的為500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即消費者可以依據消法要求經營者退貨返款,并支付一定數額的懲罰性賠償金。”劉勇說。
第二種情形是“電商專供”產品與線下產品同牌不同質。對此,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助理分析師賈路路則認為,只要產品符合國家對產品質量標準的要求,同時獲得了相應的品牌授權,也是沒有問題的。但要注意的是,在宣傳上不能謊稱與線下高質量產品一致,否則就是對消費者的欺詐。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應當對消費者承擔懲罰性賠償的責任。
第三種情形是盜用品牌的“電商專供”產品屬于假貨。姚建芳認為,其不符合國家對產品質量的要求或者沒有獲得相應的品牌授權,違反了產品質量法、商標法等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也有權獲得懲罰性賠償,但是對于“知假買假”的消費者是否有權獲賠,各地司法判例認定不一。
“同款不同質、線下商品比線上商品質量好,這是電商平臺漠視消費者權益、觸碰法律底線的表現,這是一個實際存在的問題。觸碰的法律底線主要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涉及虛假廣告、誤導宣傳的還違反了廣告法。”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劉俊海說,消費者要理性消費、依法維權,不要盲目搶購,注意保存證據。
消費者對“電商專供”要擦亮眼睛
從電子商務發展大趨勢來看,“電商專供”有越來越普及之勢。那么“電商專供”或者“電商定制”的版本究竟是不是假貨?
“‘電商專供’產品的質量與線下同款有一定差距,但‘電商專供’產品為同一品牌商生產,也經過授權銷售,所以不是假貨,只是銷售的渠道是互聯網。”姚建芳認為,目前很多品牌同時開展線上和線下的銷售體系,為了保持價格體系的穩定、維護線上線下渠道的生態平衡,于是將一部分商品作為電商“特供”。這些商品僅僅用于電商渠道銷售,且價格偏低,但和實體店銷售商品刻意拉開差距并做出價格區分。以家電為例,“電商專供”的存在,本質上就是那些傳統家電廠家為了解決線上、線下的矛盾沖突,不得不進行產品的差異化布局。
“電商專供”商品能否享受同等的售后服務?
姚建芳認為,“電商專供”商品雖為同一品牌方生產,但也面臨服務短缺問題。所謂“一分價錢一分貨”,這里的“貨”不僅僅指商品質量,也包括商品售價中包括的服務價值。目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網購商品享有七天無理由退換貨服務,因此在服務體系上應差距不大。而在產品質量上,“電商專供”商品與實體店銷售的產品看似一模一樣,仔細看會發現顏色、內件配備或某些功能存在差別。實際上“電商專供”商品一般是價格較低而品質稍遜的商品,可以說“一分價錢一分貨”。“電商專供”商品一般在服裝、電器、鞋帽、箱包等品類較多,消費者要擦亮眼睛。
“所謂‘一分價錢一分貨’,小心被‘電商專供’套路了。”姚建芳說。
劉俊海認為,線上與線下相比,似乎線上便宜,但實際上有些是先漲價后降價,這種價格欺詐行為的存在有時也會使消費者陷入錯誤認識,以為得到了便宜。還有一種讓消費者中招的情況是,有些東西便宜是便宜,但可能是假貨,當然也不排除第三種可能性,線上經營確實物美價廉,因為電商不交租金,有的還不用納稅。
“電子商務法三審稿已經準備把所有電子商務經營者都要納入法治軌道,不能隱形了,除非法定例外情形。”劉俊海說。
劉俊海認為,電子商務市場長期以來存在重發展輕規范、重效率輕公平、重創新輕誠信、重快捷輕安全等問題。一些電商只是想著掙快錢掙大錢,這樣的情況現在必須得到扭轉。以電子商務法審議、出臺為契機,將來要樹立新的電子商務發展理念,那就是規范和發展并舉,更加注重規范;誠信和創新并舉,更加注重誠信;公平和效率并舉,更加注重公平;安全與快捷兼顧,更加注重安全,這是電子商務市場始終應當遵循的基本準則。
來源:法制日報
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沒有訴訟時效中斷或者中止的情形,超過三年再請求的將不受法律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
一、網上同款衣服不同商標算侵權嗎不算侵犯商標權,但網上同款衣服不同商也是算侵權行為的。我國商標法第五十二條明確規定了沒有經過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就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和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行為屬于明顯的侵權行為。二、商標侵...
一、改變補償規則,實現雙向補償農村宅基地所有權屬于村集體,房屋所有權屬于農民個人,因此在之前的拆遷補償中,只有農村房屋的拆遷補償。不過從2018年開始,農民不僅可以領到農村房屋的補償,而且還可以領取宅基地的補償,實行雙向補償制度。二、擴大補...
同款服裝不同吊牌價是價格欺詐嗎?不一定。 常見價格欺詐方式 虛假標價 表現:標價簽、價目表上所標示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質地、計價單位、價格或服務的項目、收費標準等有關內容與實際不符。 案例:某餐館售賣的象拔蚌標價78元/斤,可食...
逾期未付合同款利息計算的依據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合同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合同中,利息的計算方式往往被約定為按照逾期未付的合同款金額的一定比例計算利息。那么,如何確定逾期未付的合同款金額呢?逾期未付合同款利息計算的依據...
合同糾紛訴訟時效為三年,不存在訴訟時效中斷或中止的情況。超過三年要求的,不受法律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 向人民法院申請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時效期間從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在不同的平臺上賣同款鞋子,竟被對方投訴!的相關內容知識,希望可以為您提供幫助。導讀:有粉絲在小程序上咨詢我在某平臺上賣別人同款的鞋子被對對方起訴了,該怎么處理?在網上購物的時候,我們經常能發現同一款衣服、鞋子等,許多的商...
訂單逾期不發貨,平臺會把錢退給買家的。在拼多多買了一個東西發貨后,發現產品不符合預期想申請退款?找拼多多官方客服介入在拼多多買東西,不發貨,而且跟客服說話不理人,退款的話管用嗎如果對方不發貨的話,應該是無條件退款的,你可以進可以申請。你好,...
甲方:有限公司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雙方經友好協商,本著互利互惠的原則,共同發展法*思品牌服飾產品的銷售,達成以下協議。合約細則:一:經營權的授予1、甲方授予乙方經營區域為______省代理經營法*思品牌女...
這個不一定的,首先要你的起訴通過并且法院方面判決對方還款才能拿回款。 其次還要看性質,由逾期時間長短及數額決定。 當然,一般在通過后1月以內還未還款的話可以提起2次訴訟。 (合同標注日期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