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
據《紐約時報》2日報道,吳弭當日當選波士頓市長。吳弭出生于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2013年,28歲的她當選波士頓的市議員。2016年,吳弭全票當選為市議會的主席,成為首位擔此要職的少數族裔女性。在競選市長之前,吳弭曾就讀于哈佛大學,師從時任法學教授的美國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有報道稱,吳弭曾經還是一名律師。200多年來,作為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波士頓一直是由白人男性當市長。吳弭的勝出,是女性和亞裔的雙重歷史性勝出。綜合《紐約時報》和《世界日報》報道,吳弭在美國芝加哥出生,父母來自中國臺灣地區。吳弭畢業于哈佛大學,師從時任法學教授的美國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2013年,28歲的她當選波士頓市議員。2016年,她又當選市議會主席,成為首位擔此要職的少數族裔女性。
吳弭身穿一身紅裙宣布勝選,她笑容滿面地說,“我們準備好迎接這個時刻,我們準備成為所有人的波士頓,準備好成為不趕人的城市,歡迎稱此地為家的所有人。”
根據亞太裔國會研究所的數據,在11月2日之前,全美100座大型城市中,有六座城市的市長是亞裔,而這些城市全都位于加州或得州。(海外網 劉強)
另據澎湃新聞,當地時間11月2日,華裔候選人吳弭(Michelle Wu)當選波士頓市長,成為當地首位華裔女性市長。
據美聯社11月3日報道,民主黨人吳弭的當選標志著波士頓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該報道分析稱,當選波士頓市長讓吳弭成為了為亞裔和女性發聲的代表。吳弭此前曾表示,她知道自己“要代表亞太裔社區的多元化”。“當人們看到我在這個職位上時,我要讓人知道我們這個群體是一個有理想和信念的群體。”
10月28日,《紐約時報》曾撰文指出,因為吳弭的競選主張、女性和少數族裔的身份等,她很可能在選舉中脫穎而出。她的政治理念是:“在政府中最簡單的事就是什么都不做。在變革的過程中,受惠于現狀的人往往會被打亂、感到不舒服,甚至處于劣勢。”
在吳弭當選后,她的對手喬治(Essaibi George)向她表達了祝賀。“她是波士頓歷史上第一位少數族裔的女性市長,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并不容易。”
在競選過程中,吳弭也得到了強有力的支持。在她的支持者中,不乏波士頓代理市長珍妮(Kim Janey),美國民主黨參議員、吳弭的博士生導師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同為民主黨參議員的馬基(Edward Markey),以及眾議員普雷斯利(Ayanna Pressley)等人。
對于吳弭勝選,沃倫表示,"在過去七年中,我很自豪能與米歇爾(吳弭)并肩作戰。她能夠走出去,做需要做的工作,讓人們的生活發生改變。"
珍妮同樣力挺吳弭出任波士頓市長一職。“波士頓今天面臨的挑戰需要強有力的領導方式。在過去的六個月里,我與我們整個城市的居民合作,解決新冠疫情大流行,讓人們呆在家里,讓我們的孩子回到學校,使我們的社區更加安全。我們不能讓這些工作白費,這就是為什么我支持吳弭當選市長。”
吳弭出生于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2013年,28歲的她當選波士頓的市議員。2016年,吳弭全票當選為市議會的主席,成為首位擔此要職的少數族裔女性。在競選市長之前,吳弭曾就讀于哈佛大學。
勝選后,吳弭表示,她將繼續以在2040年幫助波士頓實現碳中和為目標,為實現“綠色新政”而努力。她主張波士頓提供免費公交、平抑房租和應對氣候變化等政策,同時希望波士頓可以盡快解決社會不公平、中產階級化等問題,成為一個對所有人都持包容開放態度的城市。
和所有二代移民一樣
找尋自己的身份認同
1983年,吳弭的父母從臺灣移民到芝加哥南部——一個以貧窮、危險著稱的區域。初到美國,父母二人對英文一竅不通,為了學習語言,吳父翻著一本舊教科書一字一句地學習英語,母親則是看了無數遍《奧普拉脫口秀》。
1985年吳弭出生了,在她之后還有一個弟弟和兩個妹妹相繼出生。
和所有一代移民一樣,父母對孩子們的學業尤為上心。在華人并不多的那個年代,父母為了讓吳弭學好中文,雙休日全家人開車一小時去上中文課成為家常便飯。而吳弭也一直很爭氣,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但和所有二代移民一樣,吳弭也承受著中美雙重文化的“夾擊”,并在其中努力找自己的身份認同。
米飯、炒菜是華人的家常菜,但吳弭清楚地記得她把這些食物拿到學校時同學們的反應,那種傷害直擊心底深處;還有,朋友來家里玩時取笑她父母口音。類似的經歷還有很多,這迫使她很早就學會了如何變通,以及如何禮貌而不失尊嚴地做出回應。
吳弭高中時就修讀大學等級的進階先修課程,加入數學社團和儀隊,在美國大學入學測驗SAT和ACT取得亮眼成績,她也在畢業典禮上,以“藍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鋼琴獨奏,驚艷觀眾。
吳弭的妹妹雪瑞(Sherelle)說:“他們(父母)總是讓我們覺得,我們可以做任何事情,但無論選擇什么,我們都必須成為個中翹楚。”
2003年,由于學習成績突出,吳弭作為伊利諾伊州的學生代表獲得了“美國總統獎學金”,并在高中畢業典禮上作為學生代表發表演講;而雙重身份的多元與艱辛又磨礪了她的領導力,高三時吳弭當選為“全美高中生聯盟”主席。
就這樣吳弭憑著優異的成績和優秀的領導力被哈佛大學錄取,學習經濟學,來到了波士頓這座城市。從此,她和這座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
大學期間,吳弭除了重視學業外,她會做很多志愿者的工作。
比如每個周末她都去中國城給申請公民的老年人上輔導課;一些老年人課后會找她幫忙,請教她過期的電費單找哪個部門處理這樣的瑣事。
吳弭發現,在這個資源豐富的城市里,政府的工作本該提供這些支持,可偏偏卻在人們最需要這種幫助的地方存在著巨大的脫節。
這些經歷讓她質疑當地的公共服務,為她未來投身政治埋下了種子。
但和諸多第二代移民一樣,缺乏政治資本的她當時并沒有把這顆種子變成一份工作的動力。
命運和她開了個玩笑
照顧“瘋母”和妹妹
從哈佛大學畢業后,22歲的吳弭走上了一條安全穩妥的職業道路——她加入著名的波士頓咨詢公司成為一名咨詢顧問,收入不錯的她還還清了大學時期的學生貸款,成為了一名經濟獨立的女性。
當她在波士頓憧憬著大好前途時,命運和她開了個極大的玩笑——吳弭的父母在她大學期間離婚了,父親離開了家庭,已經成年的弟弟也離開了家庭,在芝加哥的家里只剩下母親經營著一家中式茶餐廳,還要帶著年僅10歲和16歲的兩個妹妹生活。
有一天,正在上班的吳弭接到妹妹的電話,告訴媽媽的精神出現了問題。
她急忙趕回家,發現媽媽不吃不睡,還給警察打電話說聽到呼救聲;要么就是在冰冷的雨天站在外面,一手拿著雨傘,一手拿著行李箱,等待一個身份不明的司機來接她去參加一個秘密會議,并且還對吳弭說“你不再是我的女兒,我也不是你媽媽”。
母親被確診為精神分裂癥,無法再承擔兩個未成年的女兒監護人的工作。年僅23歲的吳弭不得已只能辭去工作并搬回芝加哥照顧“瘋母”與年幼的兩個妹妹,成為她們的監護人。
當同齡人正在探索獨立生活、專注于他們的事業并廣交朋友時,吳弭是大姐、家長、護士、家庭和財務負責人、教師和全職工作者,同時還要兼顧著經營媽媽的茶餐廳以補貼家用。
醫院、急診室、學校、保險公司、稅務和食品衛生局成為她經常出入的場所,跟精神健康醫療人員溝通,在學校跟老師解釋為什么爸媽不能來開家長會成為她日常要做的工作。
如果說大學時期在中國城做志愿者幫那些老人的經歷為她投身政治埋下了種子,那么當吳弭親歷了與公共機構打交道后,才更深刻體驗到了其中的巨大問題。
后來,在接受《波士頓環球報》采訪時她說:“我知道在急診室待上一整晚,只為一個床位的感覺;我為妹妹爭取教育資源,以及為了開一間家庭小生意,在市政府官僚間打轉。你需要應對繁文縟節才有機會獲得服務;在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結構和系統往往不能為說不同語言或有掙扎的人提供服務……這些都驅使我投入公共服務。”
吳弭希望自己在公共機構能真正做些有用的事情來幫助普通老百姓。
2009年,母親的病情有所好轉,吳弭賣掉了茶餐廳回到波士頓,申請了哈佛大學法學院并被錄取,她繼續攻讀法學博士深造。
當時在哈佛教合約法的現任民主黨參議員華倫(Elizabeth Warren),仍記得吳弭第一學期來到她辦公室的情景。吳弭訴說她如何照顧母親和妹妹,華倫聽了驚嘆不已,“在我執教25年里,從沒遇過和吳弭做一樣事情的法學院學生。”這場交流也開啟了兩人的緊密關系。
華倫作為麻薩諸塞州的進步主義翹楚,當她今年夏天被問及為何替吳弭背書而非其他進步主義人士時,她簡單地回答:“她是家人。”
在哈佛:經歷政治洗禮
拓展政府人脈
在哈佛法學院就讀期間,吳弭還進入波士頓市政府,擔任法律研究員。在這期間,她為餐廳設計了一個簡化的執照許可程序,啟動快餐車計劃,吸引了時任市長梅尼諾(Thomas M. Menino)的興趣。
2012年,當哈佛法學院的教授華倫決定角逐美國參議員的時候,吳弭成為她競選團隊中的一員。最終華倫教授當選美國參議員。波士頓前市議員康諾里(John Connolly)稱贊吳弭“對田野政治的非凡、天才等級理解”。
哈佛法學院經歷政治洗禮,開始拓展她在政府中的人脈。
在哈佛法學院讀書期間,吳弭還完成了人生大事——2011年,她與交往多年的男友Conor Pewarski結婚,之后生下兩個孩子。
2012年,吳弭從哈佛法學院畢業。2013年,她贏得波士頓市議會席位,成為波士頓史上第2位在市議會任職的有色人種女性。
擔任市議員4屆多以來,吳弭以深入了解政府聞名,前州交通部官員鄧普西(Chris Dempsey)形容她“有條不紊”。吳弭以能產生深遠影響的提議,吸引了年輕的進步主義人士,例如全市綠色新政和免費公共運輸;她在 TikTok、Instagram 和推特上倡議這類活動。
2020年9年,吳弭宣布投身2021年波士頓市長選舉。
吳弭當選,
對華人和留學生有何利好消息?在吳弭提出的改革措施中,值得關注的有:
第一:住房發展計劃改革
吳弭支持暫時的Rental control (房租增長控制),但是她也說這不是長久的解決方法,同意長久的房租增長控制會對經濟有反向作用。從根本上的方法是對住房的計劃和發展做出根本性的改變,增加經濟適用房的供應。
這幾年,波士頓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導致對住房的需求增加,房價和租金都漲的很快。此條對廣大留學生而言,算是利好。
第二:教育改革
吳弭提出要在波士頓普及可負擔的3-4歲孩子的Pre-K 教育,減輕年輕父母的負擔。
而對年輕學生,吳弭提出要加強對波士頓的麥迪孫職業高中(Madison Park Technical Vocational Highschool)的資金和師資投入,從而為波士頓地區培養更多的實用性技術人才。
她支持增加學校學生群體的多樣性,支持波士頓地區三個需要考試才能錄取的高中繼續目前的錄取政策(雖然在這一點上,市長支不支持沒有實質性的作用,但此條偏向于擅長考試的亞裔)。
第三:削減警察經費
波士頓有1/4的警察年收入超過20萬美元。吳弭呼吁對警察的加班工資設立最高限制,取消現在有的警察每出庭一次,自動算加班4小時的規定。
吳弭說,要讓警察的加班工資花在真正的不可預測的安全突發事情上,并且要增強警察的紀律性,犯了嚴重錯誤的警察,要允許被開除。
節省下來的經費,吳弭建議成立精神健康的醫生和社工隊伍,專門用來響應各個社區的無家可歸者,酒精毒品成癮者,成立治療中心(treatment center),對他們提供幫助。
這將保障公園等公共場所有更為安全的環境。對留學生和所有人來說,城市安全都是一個重要的考量。
總之,吳弭的當選,被全美ABC視作是華人之光,也論證了美國夢還是可以實現的。
從今以后的新的一代的小女孩、小男孩,都有了role model,認識到華人也完全可以參與并做好公共服務。
來源:海外網、留學字典、PeerBang留學、低齡留學圈劉亦菲不是離婚,是分手了。 劉亦菲,1987年8月25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漢市,華語影視女演員、歌手,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2002級表演系本科班。2002年主演個人首部電視劇《金粉世家》,從而踏入演藝圈。2003年因主演武俠劇《天龍八部》嶄露頭角...
駱家輝來中國了,駱家輝又要走了。駱家輝是華裔(1950年1月21日出生。祖籍中國廣東臺山二區明塘鄉灣頭吉龍村——現廣東省臺山市水步鎮長塘吉龍村。他是這個移民家庭的第三代。),祖上都是中國人,但他是美國人,是為了美國利益而來到中國。作為駐華大...
格力董明珠的職業女性勵志故事 今天要講述的這位職場成功人士,是一位人稱鐵娘子的女性經濟風云人物。她是現任格力集團董事長、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世界十大最具影響力的華人女企業家、全球商界女強人50強、全球100位最佳CEO——董明珠。在201...
訃告北京大成(寧波)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楊懷宇律師,因病于2021年11月2日17時37分在上海不幸去世,享年53歲。楊懷宇律師長期從事法律工作,自2009年起深耕律師行業十二年,于2018年初加入北京大成(寧波)律師事務所。楊律師生前為人謙和...
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2條規定老年人的年齡起點標準是60周歲。即凡年滿60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屬于老年人。 我國將老年人的年齡起點標準規定為60周歲有以下幾點原因。 (1)人的生理狀況的原因。人的一生分為嬰兒、幼年、少年、青年、中...
2012年7月18日,剛宣布結束23年婚姻的美國著名華裔設計師王薇薇與27歲的花樣滑冰冠軍雷薩切克傳出戀情,曾是花樣滑冰運動員的王薇薇整整比雷薩切克大36歲! 個人私生活上,1989年王薇薇與相識多年的高爾夫球商亞瑟-貝克結婚,婚禮上邀請了...
《盲俠大律師》的主要角色 文申俠 演員?王浩信 36歲,大律師。外冷內熱、具智慧、堅毅,自理能力高,從不以眼盲自卑。相反,憑著較別人多十倍的努力,自小鍛煉出敏銳的四感:聽覺上能憑物件碰撞的回音,推敲物件所在之處,加上觸覺和嗅覺的輔助,能想像...
在電視劇《盲俠大律師》中,盲俠分別有三條感情線,一個是和顛姐,第二個是和never,但是還有一個是和他的前女友annie的,那么他的前女友是誰演的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盲俠前女友annie是誰演的 劇中,飾演盲俠前女友annie的...